跳到主要內容區
00
 

2023/2/4國際書展 張旺山教授新書發表會

ImgDesc
ImgDesc

📚台北國際書展 📚大學出版社聯展講座 清華大學出版社

【講題】《韋伯基督新教研究文集:1904-1911》新書發表會

【時間】2/4(六) 下午2:30-3:15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 B509

【主講】張旺山(清大哲學所教授)

【新書】《韋伯基督新教研究文集:1904-1911》

1. 《韋伯基督新教研究文集:1904-1911》的誕生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是公認的和馬克思與涂爾幹齊名的社會學三大經典作家,而在社會學上的他所發表過的最重要著作,則包含了《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Die Protestan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和《經濟與社會:理解社會學綱要》(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Grundriß der verstehenden Soziologie)。張旺山老師於2013年出版了《韋伯的方法論文集》,盡可能收錄了韋伯在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所有文章;2022年尾出版的這本《韋伯基督新教研究文集:1904-1911》,則是參照韋伯全集第一個部分第九冊的安排,將韋伯在1904-1911年間與基督新教研究相關的文章全數蒐羅與彙編起來。

2. 《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的版本問題

  《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在韋伯生前發表了兩次,因此就有了版本上的問題。此前中文世界翻譯的版本,都是1920年韋伯辭世之前,為了收入《宗教社會學文集》(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而加以修訂的版本,而不是1904-05年間的原始版本。原始版本以〈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Die Protestan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為題,分成上篇和下篇發表於他自己與宋巴特(Werner Sombart, 1863-1941)共同主編的期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Archiv fü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但其實並沒有寫完。以1904-05年的原始版本而非1920年修訂版本作為翻譯對象,主要有以下兩點考量:(1)1920年版本看不出韋伯構想原始的規模,因為修訂版為了適應其他宗教社會學論文而做出了一定的割捨與調整;(2)在1904-05年版本發表之後,出現了一系列的批判與評論性質的文章,韋伯也寫了一系列的反批判文章加以回應;而要把韋伯的原文和批判、反批判文章給連結起來,就必須使用1904-05年原始版本,因為那才是一切批判與誤解的出處。

3. 原始版本的批判者

  對原始版本的批判者共有兩位,分別是哲學博士Karl Fischer和歷史學教授Felix Rachfahl,韋伯針對他們的批判寫成了四篇反批判的文章,用以回應評論與澄清誤解──〈對前面的那些“評論”的一些批判性的評論〉、〈對前面這篇“答辯”的一些評論〉、〈對資本主義的“精神”之反批判〉、〈對“資本主義的精神”之反批判的結束語〉,這些文章亦分別收錄於此全新的譯註之作中。此外,旺山老師還特別收錄了1906年韋伯美國之行以後寫成的〈北美的“教會”與“教派”:一個教會政策與社會政策的速寫〉與〈在特洛爾區「自然法演講」上的討論發言稿〉。

4. 韋伯眼中的國民經濟學

  張旺山老師認為,韋伯不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學家。他有完整的法學經歷與資格,但後來卻去弗萊堡大學擔任國民經濟學的教授。當時的國民經濟學歸屬於哲學之下,和今日的經濟學也大有不同。在1895年的就職演說中,就韋伯所主張的國民經濟學是:(1)一門關涉具體政策的學問;(2)是一門要研究人的品質的科學。韋伯的發問一直都是「我們這個時代,人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這是人的發展的問題,人的品質會因為所處時代的社會政策與經濟秩序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5. 韋伯的人的科學的構想

  韋伯一切重要著作的開端,不是只談經濟,也不是一本單純的社會學著作,而是某種「人的科學」,他想知道現代世界是如何整個地被捲入到了資本主義的洪流之中,而人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跟自己所擁有的信念以及據此所操持的生活經營(Lebensführung)方式有密切的關係,而不是單純只受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馬克思)或觀念與思想(黑格爾)的影響與決定。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主張:時間就是金錢、信用就是金錢。他的父親是一位虔誠的喀爾文教徒,但到了富蘭克林身上,宗教的精神消失了,所有道德上的告誡都轉向了效益主義,而「現代的職業人」行事作風,則力求符合經濟法則(例如邊際效益法則),但卻沒有倫理意涵,人性中很多傳統主義方面的情感與價值也不見蹤影,現代人連仰望蒼穹都失去了意義。「清教徒想要成為職業人(Berufsmensch),──而我們卻『必須』成為職業人。」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變成了一種堅硬的「殼」(被Parsons英譯成了cage,又再中譯成「牢籠」),它將以壓倒性的強制決定著個別的人的生活風格。而作為某種「人的科學」的科學家,我們必須了解這個最決定我們現代人命運的力量的前世今生。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