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00
 

人文思維:當代思潮(109下)

Course keywords:
當代思潮、現代性、現代哲學、笛卡爾、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

課程名稱:當代思潮 (Contemporary Thought)
課程性質:人社系必修 2021春
任課老師:哲學所吳瑞媛(人社院A619;分機42724;rywu@mx.nthu.edu.tw)
上課時間:星期一上午9:00-11:40
(中間休息兩次,每次5分鐘:9:00-9:50; 9:55-10:45; 110:50-11:40)

課程主旨:
人文訓練的重要一環在於掌握文明中重要思想傳統的精髓與限制,以便可以在這些思想基礎上進行符合當代需求
的反思。本課的主旨在於介紹人類文明中重大思想流派,探討這些思潮的起源、基本主張、背景預設與可能的問
題等,期望同學可以形成某種思想地圖,將各式各樣的當代思潮放在恰當的經緯線上,先環視整座思想的森林,
再慢慢去找適合自己棲身的樹。

課程內容:
本課程的重點雖是當代思潮,但當代思潮有其歷史傳承,所以仍然需要追回某些思想源頭。大致上,以西方的現
代科學革命為界限,思想傳統可以分為:前現代思想(pre-modern thought),以及現代思想(modern
thought)。前現代思想包括亞理斯多德的目的論體系,中世紀基督教思想體系(如Aquinas的思想),以及諸
種東方思想(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在科學革命之後,現代思想的主要議題則環繞在「如何定位或理解人在自
然世界中的位置」、「如何證成各種權威或規範(如,如何證成道德規範、如何證成政治權威等)」。現代思想
的代表包括:笛卡爾強調人之主體性在認識世界中的位置,霍布斯以巨靈的比喻來理解現代國家的權威,休謨期
望像牛頓一般建立道德領域中的新科學,康德企圖對道德提供理性(非宗教式的)的基礎等等。另外,到了19世
紀末,出現不少對現代思想的反動,企圖揭開種種隱藏人類本性的面紗,企圖「揭開面紗」的思想家包括達爾文
(或達爾文主義者)、馬克思、佛洛伊德等。
在「溯源」的工作之後,我們才會進入當代思想。當代的思潮風起雲湧,在此只稍稍舉幾個例子。在理論方面
(特別關於如何理解人的行動),出現了各種理解方式(這也是各種社會科學的方法),如行為主義、功能主
義、結構主義、理性選擇理論,還有最近正在流行的大腦神經科學等,而在倫理實踐方面則涵蓋了道德之客觀性
的探討(上帝已死,是否就沒有任何道德規範可言)、自由主義思想(在多元社會中如何找到政治上的最高原
則)、女性主義思想(性別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等。
課程內容的具體安排如下:
一、 導論:前現代思想,從前現代到現代(近代科學革命)
二、 現代思想:現代性的問題
1. 笛卡爾強調人之主體性在認識世界中的位置
2. 霍布斯以巨靈的比喻來理解現代國家的權威
3. 休謨期望像牛頓一般建立道德領域中的新科學
4. 康德企圖對道德提供理性(非宗教式的)的基礎
三、 對現代的反動:揭開人性之面紗
1. 馬克思 (可溯回Rousseau, Hegel)
2. 尼采
3. 佛洛伊德 (可溯回Nietzsche)
四、 當代思潮:
1. 理解方面:當代語言哲學(Wittgenstein)、科學主義、各種社會科學方法背後的哲學思想(是否有
所謂的「人文方法」)等。
2. 實踐方面:批判理論(Habermas)、後現代思潮(Foucault, Derrida)、政治自由主義
(Rawls)、當代道德哲學(Scanlon)、女性主義、存在主義等。

授課方式:主要以演講的方式進行,鼓勵同學熱烈參與討論。

課程要求:
1. 準時上課,無故缺席超過三次,請退選!
2. 參與成績(10%):課前準備、正常出席、課堂討論。
3. 平時成績(10%):可選擇做課堂筆記或口頭報告。
(1) 課堂筆記:學習如何抓到演講或討論的重點,上課前一週的週六中午之前,將課堂筆記貼在moodle
上。
(2) 口頭報告:隨課程之進展,將指定題目(如思想家的生平)讓同學在課堂中報告。
4. 期中考(40%);期末考(40%)。

參考教材:
1. 各家學說:摘錄各專書的片段。

當代思潮 課程進度(暫訂)
1. 2/22 Introduction
2. 3/1 no class
3. 3/8 Pre-modern vs. Modern
4. 3/15 Descartes (1596-1650): Meditations, 1641
5. 3/22 Hobbes (1588-1679): Leviathan, 1651
6. 3/29 Hume (1711-1776):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
7. 4/5 no class
8. 4/12 Kant (1724-1804):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1785
9. 4/19 Hegel (1770-1831):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1807
10. 4/26 Marx (1818-1883): Communist Manifesto, 1848
11. 5/3 Midterm Exam
12. 5/10 Nietzsche (1844-1900):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1887
13. 5/17 Freud (1859-1939):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1917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1933
14. 5/24 Critical theory; Post-modernism
15. 5/31 Ethics & Political Philosophy; Existentialism; the Meaning of Life
16. 6/7 Wittgenstein;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Mind (the Last class)
17. 6/14 no class
18. 6/21 Final Exam
開學年/學期: 109/下學期
課程類別: 大學部課程
授課教師: 吳瑞媛
瀏覽數: